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频道
国产分布式数据库亮剑 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换“心”
发表时间:2019-03-11      来源:福建之窗

 116,以创造互信共治的数字世界——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乌镇召开。本次大会上,中信银行自主研发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首次亮相。中信银行突破关键技术,明年有望率先实现核心系统完全自主可控。

该数据库从银行的需求出发、完全按照银行标准和要求而设计,即将应用于中信银行核心业务系统。业内认为,该数据库的成功研发和运行将推动整个银行业摆脱对国外商业数据库的依赖,进入使用国产数据库的时代。

中信银行的分布式数据库是具有银行基因的数据库。从功能开发到架构设计,该数据库充分考虑了银行业务特点,涵盖银行特有的切日、结息、批量、多法人等业务场景,确保银行二十多年来积累下来的应用资产和稳定运行的业务逻辑得到保留。

在性能方面,分布式数据库也经受了中信银行核心业务场景的检验,在3亿客户、15亿账户的数据规模下,30台普通X86服务器,每秒交易量超过40000笔,平均响应时间104毫秒左右,并可通过增加服务器设备横向扩展,进一步提高性能。

银行的核心银行业务系统(以下简称核心系统)承载着存、贷、汇、银行卡、结算、客户开户、客户统一视图主要业务和产品的交易处理,以及全部银行业务的会计核算,是银行的心脏。一旦核心系统发生故障无法提供服务,会导致银行瞬间瘫痪。核心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硬件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以及配套的管理工具等六个方面,这些关键技术目前均由国外IT供应商提供。

为响应国家关键技术安全可控战略,中信银行从2014年开始,在充分论证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着手研究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数据库彻底解决事务一致性,保证数据实时一致、数据安全可靠、性能和容量可线性扩展、易使用易运维,在分布式架构下确保集中式应用处理逻辑不变,最大程度保护了银行业20多年来不断发展和积淀的IT应用资产,有效降低了分布式架构转型的成本和风险。

据悉,分布式数据库在实时一致的分布式事务控制、高效可靠的备份恢复和容灾技术、全局一致的数据快照、不停服务的在线扩容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经提交了七项专利申请,其中三项已公开。

基于自研的金融级分布式数据库,中信银行启动了核心系统向分布式架构迁移工作,从目前的IBM AS/400技术迁移到X86服务器(X86服务器芯片仍然使用intel公司产品)、本地磁盘、开源操作系统、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数据库和应用平台,从而实现对核心系统技术的自主可控。

核心系统从集中式的IOE架构迁移到开源开放的分布式架构,是我国银行业的一项重大里程碑任务,关系到国家的金融安全和国产数据库产业的发展。中信银行核心系统向分布式架构转型工作,将推动整个银行业摆脱对国外商业数据库的依赖、进入使用国产数据库的时代,同时也将极大地激励我国IT产业的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注明"出处:×××"(非今日八闽)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
Copyright 1995-2008 今日八闽 http://www.66163.com/
联系电话:0591-87767137 传真:0591-87835000           
闽ICP备05014757号